物業公司大通留守處肩負著原大通煤礦關井閉坑后,大大小小設施設備及要害場所的監管任務。而這個光榮的使命,全部落在41名留守員工的肩上,他們平均年齡44歲,無論礦井關閉前他們的職務或高或低,或在機關或在基層,在轉崗分流后,他們都重新認識自我,自覺變換角色,為礦井關閉工作站好崗。
小天地也有大作為。大通留守處地域廣、分散,工作異常復雜繁重。工作人員一職多能,一崗多責,每天要做好門衛工作的同時,還要不定時在礦區進行安全巡查、環境衛生整治及礦區維修管理工作。2021年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整治年,公司緊緊圍繞年度安全環保生產工作目標,以安全生產標準化自查自改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為抓手,對礦區安全管理工作進行自查自改。
為了確保礦區的安全,切實履行好托管資產的管護,留守人員及時對原向斜區車隊、供應分公司、提運分公司和002廠等重點場所傾斜圍墻進行加固及維修。在做好大通礦區場地租賃工作方面,做好礦區租賃場地安全管理的同時,與租賃單位簽訂礦區場地外包安全承諾書。另外,全力做好礦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,對礦區空曠區域,組織人員安裝網圍欄,有效的控制外來車輛傾倒垃圾現象。強化汛期巡查,及時處置險情。每逢雨季,留守人員對轄區內的重點排洪渠道、圍墻及危舊房屋等總會蹲點逐一進行排查,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一直以來,他們都義無反顧,沖鋒在前,放棄所有的節假日,全力做好礦區管理工作,將礦區安全工作做前、做實、做好、做細,用實際行動為公司改革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正是他們對工作的嚴謹負責,礦井的資產監管才有了安全保證。
他們是樸實的能源人,做著平凡的工作,是礦區資產監管看護的“守井人”。